「喂——紀真,你最近好不好呀?」口氣通常是甜得膩人的,心情通常也和每週二、五晚上樂透迷的期待程度差不多。
然後,第二句話便迅速切入核心,以溫和平穩又不失威嚴的聲音問道:「那麼……有、沒、有、寫、稿、啊?」
靜默三秒後——
只見在電話這頭我哭泣、哀嚎,情況要是再嚴重一點,「咚」一聲倒地,五秒鐘後自行醒來。
因為個性坦率又善良的紀真通常都會回我:「你要不要先去問別人啊?」、「我勸你最好先去找好救火隊」……等諸如此類讓人萌生人生絕望、前途灰暗之感的話。
然後幾個月後的某天,一封電子郵件又會讓我重燃起對人生的希望,因為——她交稿啦!(施放煙火、五彩氣球慶祝……)
和紀真合作的每一本書幾乎都要歷經這樣的心路歷程,所以這些日子以來,小編我除了「肉好壯壯」之外,心臟的功能也增強了不少。
不過我可不是個「唯稿是圖」的人喲!多數時候除了「開場白」之外,也會和她聊聊近況。
說到這一點就讓我不得不稱讚紀真的上進心了。每回和她聊到近況,除了工作之外,通常一定和「進修英文」有關。記得有一次她告訴我,她準備去報名一個很棒的英文班,並且提到她的「完美進修計劃」,就是在幾個月內要上完所有的課程,然後英語就可以聽說話寫無所不能……聽得我也跟著振奮不已,當下在心裡興起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念頭,決定要跟紀真一起朝有為青年之路邁進……結果,當然是紀真獨自踏上了有為青年之路,而小編我則還站在有為青年之路的「路標」前發呆。嗚∼∼
與紀真合作的時間雖然不長,本數也不多(又說到我的傷心處,邀稿不力,哇……),不過小編我已經從她的身上領悟出一個重要的人生啟示,那就是——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。
就像《如果沒有你》。
當初聽紀真講大綱的時候,明明說的是柏林和平果的故事;後來過不久,她告訴我,說她正在掙扎著要繼續寫「阿柏」還是「老阿柏」(就是柏樹啦),那時我都還信心滿滿地覺得,她一定會先寫柏林的故事的(這是一種屬於編輯特有的神秘、錯誤的預感)。可當某天我寫信問她:「我的阿柏呢?」她居然告訴我,她現在對「老阿柏」比較有感覺,她決定變心先幫老阿柏找尋幸福了!
聽到這樣的消息,我實在忍不住又要「哀」一下了。
這代表什麼呢?代表交稿日又要往後延了。
不過,說真的,當我後來看到「老阿柏」的故事,並且隨著故事的發展時而感到心酸,時而落淚,時而獲得淡淡的喜悅時,我真想抓著紀真的手對她說:「我喜歡這個『變化』!」
我個人私心是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的,原因一言難盡。不過我衷心地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和我一樣,在紀真的故事裡獲得感動和滿足。畢竟,在這樣眾聲喧嘩的言情小說市場中,令人感動的好作品確實已經不多了。
好了啦,「雞皮疙瘩劇場」到此告一段落,不妨礙各位看倌欣賞故事了,小編我要繼續去為催生柏林的故事而努力了。